2019年1月10日至1月11日,“2019第四届中国地热产业发展峰会暨首届丝路·国际地热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本届大会由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地热协会联合主办,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协办。
国务院资深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秉忱,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小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丁玉贤,原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地质环境司副司长、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联盟理事长李继江,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祁和生及陕西省相关厅局领导出席本届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布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本届论坛以学术研讨和交流为主,以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热产业发展新机遇”为主题,以“合作、发展、包容、共赢”为宗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地热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地热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学者、技术专家,投融资机构代表,以及地热产业企业家和从业人员500余名代表参会。
地热能作为低碳、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地热能积极开发利用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改善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理念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分别以《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全面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建设现代化的供热体系》为题,围绕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地热产业规划布局和政策解读等方面做了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汪集旸院士,中国工程院武强、王双明、李佩成院士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和做主旨报告,与参会代表分享了浅层和中深层地热能、干热型地热资源开发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效,并对地热行业技术应用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院士、专家的报告数据权威、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和建设性,精彩的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赞誉。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新星、浙江陆特、广州绿沁、中冶集团、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等地热行业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源热泵供暖技术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相关企业所带来的地热产业合作新机遇,与参会嘉宾和代表们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
1月11日下午,与会人员将实地参观以陕西中煤新能源公司建设实施的陕煤地质草滩生活基地中深层U型对接井项目为代表的地热示范工程。
据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雾霾天的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2017年12月国家十部委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2018年1月国家六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与陕西省六厅局发布《陕西省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为提高城乡建设清洁采暖、治污降霾能力,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各地区协同治霾及以清洁能源支撑唱主角、地热能产业即将跨入黄金发展期的大背景下,本次大会上参会各界代表,共同研讨地热产业相关规划、支持政策,新技术核心的推广论证,地热产业投融资对接等,为地热能的高效利用和地热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同时,通过研讨交流,助推地热行业相关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在“一带一路”新机遇下,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清洁能源利用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 陕西蓝天保卫战新方案: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